电脑教学日常化是必由之路

谢天蔚

长堤加州州立大学

txie@csulb.edu

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发言稿

韩国又松大学20088

 

摘要:Waschauer Bats 分别指出电脑辅助发展教学有三个阶段。最后的阶段是“综合阶段”,电脑教学进入“日常化”(normalization)状态。目前美国电脑教学已经逐渐向第三个阶段发展。日常化主要表现在电脑无时不在无处不用,教学准备、实施、评估等普遍使用电脑。同时使用者对电脑使用已经习以为常。日常化是电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更新语言教学的观念与手段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学习先行的经验有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浪费资财,加速迈向日常化的步伐。

 

关键词:电脑教学、电脑辅助教学、日常化

 

Normalization of Computer Supported Language Education

Xie Tianwei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Abstract: Waschauer and Bats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re were three stages in computer aided language teaching. The final stage is the  ‘integrated’ stage which features ‘normalization’. Currently, the computer aided language teaching is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third stage in the U.S. Normalization means that computers are used anytime and anywhere for teaching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The users take it for granted. Norm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t greatly impacts on th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language teaching. It is also a challenge to teachers. Learning from the past experience of others will prevent us from making unnecessary trial-and-errors and wasting money and time. It will help us to speed us the process of normalization. 

 

Keywords: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 normalization

 

0  引言

 

20多年以前,当电脑和网络刚进入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电脑和网络将对人们的生活发生多么巨大的影响。那时一台IBM兼容的286微机和电话拨号上网服务已经让我们欣喜不已。看到电脑软件打印出工整的汉字(24点阵)激动万分。然而2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开始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电脑和网络。无论是网上阅读新闻还是付账购物,或者去超市购物、去银行存款,电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电脑的使用正在进入日常化(normalization)状态。

 

在外语教学中电脑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日常化过程也正在出现。学校教室里的硬件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师上课已经不再只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科书。学生学习外语也不再只靠一套教科书、一台录音机。然而电脑教学日常化的进程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电脑技术、使用者及其使用领域三个方面。要完全做到电脑教学日常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试图说明什么是日常化,目前的不平衡发展状态以及电脑教学日常化是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应该以极大的热忱和怀着终生学习的心态来应对。

 

一、日常化是必由之路

 

㈠什么是电脑教学日常化

 

Waschauer (2000) Bats (2003)在论述电脑辅助教学(CALL- 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的发展阶段时提出,电脑辅助教学经历三个阶段。Waschauer的三个阶段是:行为主义阶段 (behaviouristic[1])”交际法阶段(Communicative)”以及“(合一阶段Integrative)”(Warschauer and Healey, 1998)Bats的三个阶段是:有限阶段(restricted)、开放阶段(open)和综合阶段(integrated)Waschauer将每个阶段同语言学理论发展结合起来,从语言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划分,指出每个阶段都与语言学理论相适应。而Bats则从使用的角度来划分(详见谢天蔚,2007)。这两种划分阶段的方法各有道理,但是Bats从使用的角度来划分三个阶段似乎更合理,因为我们每个人使用电脑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不熟悉、乃至恐惧逐渐变为日常化的过程。第三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日常化。所谓日常化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一项技术已经习以为常,几乎不认为这些工具是科学技术。例如,人们对于手表、钢笔一类工具已经使用得太频繁了,以至于根本忘记了这些都是工具。再以银行的存取款为例。以前人们必须到银行去排队填存款单,然后把现金交给出纳,取款时要填取款单,然后经出纳之手提取现款。现在人们可以使用ATM电子存取款机自己存取款。当电子取款机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对其还不熟悉,还有畏惧的心理,然而现在在电子存取款及已经逐渐成为每个银行的标准配备。人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银行电子存取款已经日常化了。日常化是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目前电脑教学还没有普遍到达这个阶段。英文中CALL这个词还在使用,然而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PALL (Pen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或者BALL (Book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Bax, 2003)。在许多地方日常化已经逐步实现或者初露端倪。

 

 

㈡电脑教学日常化是必由之路

 

电脑教学日常化是必由之路。在外语教学中先进的科技设备一直是帮助外语教学的有利工具,但是在不同的阶段,科技设备不一样。在国内大家对“电化教学”一词并不陌生。三四十年代的唱片、五六十年代收音机和录音机都曾经是外语学习的工具。在科技发展的某一阶段,总是有一些技术手段成为当时的“标准件”,成为日常化的标志。当新的科技手段出现时,人们又开始追求用新的手段来帮助外语教学,旧的“标准件”与日常化被打破,并且逐渐向新的日常化过渡。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是必由之路。

 

在外语教学中,录音机、电视、电影、录像先后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标准件”。八十年代以后电脑开始出现,继而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使前一阶段的日常化被打破。电脑与网络与录音、录像、电影等技术手段相比的最主要差别是在于“互动性”。录音录像电影电视都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手段,而电脑网络则是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互动的利器。从这一点上说,电脑与网络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目前电脑使用越来越普及,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使用电脑日常化的过程正在出现。翻开报纸随时可以见到人们将电脑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息。例如上海市青浦区251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将备课笔记、难点解析和学习心得写到自己的博客供其他老师学习参考(王蔚,2008)。连重庆华岩寺和尚也实行“无纸化”管理,创办“中国佛教网”,法师用QQ上网聊天。和尚上电脑课学网页、flash动画制作。(关尹,2008)。在中文教学领域中,几年以前人们还在为中文教学中是不是要用电脑来输入中文争论,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人怀疑在中文教学中电脑输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人们现在要考虑的倒是如何继承手写汉字及书法教育的传统。教师和学生普遍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博客、播客以及网上学校大量出现,頗有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脑教学日常化已经逐渐开始实现,这是必由之路,是无法抵御的。

 

㈢电脑教学日常化的表现

 

如何判断是否达到相对日常化的状态呢?即电脑教学日常化有哪些表现?Bats (2003)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三个阶段的特性。他从教学任务、学生活动、反馈、教师作用及态度、电脑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课堂里电脑使用情况以及电脑在何处使用等几个方面来说明。他认为在第三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普遍用电脑交流,包括作业、答疑、讨论。电脑已经完全融合在教学大纲中,是一种学习工具,使用何种技术取决于教学的需要。任何教室都有电脑,甚至在学生的书包里,电脑也成为如同课本、词典等不离身的普通工具。

 

以我们自己在过去几年使用电脑与网络的经验来看,目前中文电脑教学日常化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电脑准备包括教案、教材、测试题等并且用电脑管理学生学习进程、记录测验考试评估成绩。教师以前在准备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方法是纸和笔,所有备课教案测试题都是以纸为媒介,如今这些工作大部分都由电脑替代。这些材料目前大部分储存在个人电脑或者磁盘上,随时可以提取、修改、补充和重新使用。有的已经开始通过网络将这些教学资料存储在学校或者其他伺服器上,并且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布,从任何一台远端电脑都可以随时提取处理和使用。学生名册,成绩报告均由教师在电脑上通过网络处理。

 

②用演示软件代替黑板并采用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出现不少“标准”课件并且将这些教学课件放在网上让其他教师共享。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其他一些大学就将课程的内容放在网上供大家使用。在美国中文教学方面,比较普遍使用的两本课本“中文听说读写”和“實用汉语课本”都有网站提供教学资料。中学和中文学校使用的课本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教学辅助资料。新出版的课本也都附有光盘或者可以在网上找到学习资料。

 

③用网络与学生交流(课程网页、作业、讨论、博客、网上办公室与教室)。教师经常使用电子邮件,即时信息、网上讨论、博客等与学生保持联络与交流。以前教师和学生一上完课就“分道扬镳”,现在师生随时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联络。在美国大学中有一个习惯,教师每个星期必须规定每周有几个小时为“办公时间”(office hours),学生在教师的办公时间不必预约直接可以来问问题或解决与课程有关的问题。严守“办公时间”是教师的责任。由于教师不是每天都来学校,办公时间有限(如一周两次,每次一个半或两个小时),学生事无巨细都会来找教师。现在有了电脑网络通讯,许多事情都通过电子邮件解决。有关课程的问题,可以利用网上讨论,学生的作业、写的文章都可以在网上交流。自从博客出现以后,很多老师利用博客让学生练习中文写作,并且通过博客让学生相互交流。此外,网上办公和网上辅导也相继出现,教师用远程教学软件(Elluminate, WizIq[2])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办公辅导。

 

④学生用网络与他人(学中文的学生以及以中文为母语的人)通过各种网上平台进行交流学习。目前学生除了跟教师进行交流以外,他们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虚拟学习社区。电子邮件及网上讨论无疑是最常用的手段。美国很多学校使用教学软件(BlackBoard) 让学生在网上相互交流或者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与同学分享。也有的教师让学生找到国外的学生进行通讯交流。长堤加州州立大学的学生还用Facebook[3]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白人看不懂”的中文学习园区,学生在上面交流学习中文的心得。我们还与北京eChineselearning.com签订合同,让北京的老师通过Skype[4]给学生进行每周一个小时的网上辅导。

 

必须说明,上面列出的几个方面不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不断变化。某一种技术出现以后逐渐成为“标准件”,成为日常化的标志,一旦新的技术出现,就会逐渐被替代。但是从总体来说,教学各关节中普遍使用电脑并且根据教学的需要决定使用何种技术是日常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㈣电脑教学日常化的原因

 

电脑教学日常化并非一天形成。从我们首次接触电脑到目前的状态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时间。首先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及普及是重要的因素。电脑硬体内存增大,计算速度大大提高,电脑价格降低,宽带网络技术普及,大容量高速度传输成为可能都是电脑教学日常化的重要因素。以网上辅导为例,以前在网上只能依靠电子邮件解答问题或者进行辅导,现在则可以进行视频音频进行实时交流。目前北京出现许多的网上中文学校,大部分利用Skype或者同类软件进行教学,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此电脑技术是基础。其次是人们逐渐习惯使用电脑,对电脑的心理畏惧减少。几年以前,人们用电脑进行中文写作似乎还是非常稀有的事情。记得那时有位作家开始用电脑写作还在报纸上被大大报道了一番。同样在中文教师队伍中使用电脑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以前一些年长的教师不太习惯用电脑教学,现在他们也开始不同程度使用电脑。学生的电脑知识与技能也不断进步。数年以前我们曾经开设一门一学期的中文电脑的专门课程,讲授练习与中文输入、中文电子邮件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现在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电脑,只需一个小时或者几十分钟就足够。因此这门课程已经“改制”成为电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性的课程。第三个原因是学校当局对于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对硬件(hardware)设备、网络、智慧教室的建社有长期的计划,并且重视“人件”(humanware),对教师的使用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援(参见拙作“电脑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理论与实践”2007)。

 

二、日常化过程中的不平衡性

 

虽然电脑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日常化状态并不平衡。

 

㈠硬件与软件

 

首先在硬体设备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具有先进的设备和上网的条件。目前在美国有的学校走在比较前面,许多教师的电脑设备都已经更新常规化。即教室内有电脑、投影设备以及网络。教师只要进入教室打开电脑就可以方便使用。有的中学在硬件方面也已经非常先进,加州的某些中学教室内已经安装了智慧黑板(smartboard)。这种黑板可以投影,可以上网,只要用手指在黑板上滑动即可控制面板活动,并且还可以将黑板上书写的内容下载存档。几年以前这种智慧黑板只有少数学校使用,但是目前已经逐渐进入课堂。智慧教室(smart classroom)也越来越多。这种智慧教室普遍具有多媒体视听和上网的功能。但是还有许多学校就比较落后,甚至没有专门供语言学习的电脑教室。我曾经访问过一些中学,他们的教师就抱怨全校只有一个电脑教室,而且所有课程的老师都要用这个教室,设备也比较陈旧。在这种情况下电脑教学日常化就似乎还比较遥远。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网络世界也体现出来。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都存在在不平衡性。以全世界上网的情况来看,北欧的瑞典与非洲的肯尼亚使用差距就非常大。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在瑞典有75.%的人上网,而肯尼亚却只有4.5%的人能接触到网络。至2007年底全世界使用网络的人口达到近13亿,而其中亚洲的上网人数达到5.1亿,大洋洲的使用人口只有19百万(internetworldstats.com)。即使在美国上网人口的分布也不平均。

 

其次在电脑软件方面的开发也不平衡。在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教材比较多,其中又以初级的教材为多,光盘和网络上都有这种教材。中高级教材和读写方面的软件则相对较少,学习拼音和汉字的软件多,学习语法和练习写作的软件少。以某一课本为基础的软件多,不依赖课本工具性的软件少。在词典方面,大部头的辞典多,学生需要的小型学习词典少,特别是学生最需要的网上词典少。学生很需要金山词霸一类的网上辞典,能够上线或者离线阅读,鼠标指到那里就出现词义解释,能注简繁体。

 

㈡使用者

 

目前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把电脑当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的教师一直对于电脑的使用比较有兴趣,而且长期以来一直身体力行,研究如何将电脑作为辅助手段。有的则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对于让学生用电脑输入中文抱怀疑或反对的态度,对教学中使用各种电脑资源持观望态度。有的则因为学校设备等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虽然想使用而不知从何着手。也有的看到使用电脑比只用纸和笔教学要麻烦,花费更多的备课时间而作罢。从教师的年龄层来看,大多年轻的教师比年老的教师更乐于接受电脑教学。在这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可靠的研究统计,只是从我们跟老师的接触中得到的一个粗浅印象。但是从总体来说,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

 

㈢使用领域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用电脑来进行。教师可能用电脑准备教学,在课堂上用演示软件,但未必用电脑让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或者平时用电脑教课,但是在测验考试的时候仍然用纸和笔。例如我在教授古汉语课程的时候,所有的学习材料,课外练习都已经放在网上。上课用演示软件,复习课用网上教室,课外作业用电子邮件,分组学习采用网上合作学习软件 writebaord[5],但是测验和考试都用仍然用纸和笔进行。在低年级的中文课上就基本采用课堂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但是所有讲稿和学习资料都在网上,学生作业也通过电子邮件传送,测验考试都在电脑教室打字。

 

三、如何向日常化演进

 

㈠电脑技术成熟是日常化的必要条件

 

这里所说的电脑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方面电脑及其他周边设备功能的完善以及价格合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电脑要进入每个教室(从smart classroom classroom is smart),进入学生书包,让无线网络无处不在(图书馆、教室、咖啡馆、车站、旅馆)都很重要。现在电脑的价格已经非常低廉,最便宜的桌上电脑只有三、四百美元。笔记本电脑也不再高不可攀。美国很多大学都把学生一人一机列为必备条件之一,有的大学则提供贷款让学生购买电脑。即便学生自己不买电脑,学校除了已有的电脑房以外,图书馆也开始配备大量电脑供学生使用。学校无线网络也建立起来,学生在校园里随时可以无线上网。学生坐在走廊里,膝上摆一个电脑学习的景象也不鲜见。学习软件以及辅助工具性的软件价格合理也很重要。如果一个学习软件价格在50美元以下,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以学习汉字的软件为例,一个香港出品的汉字学习软件能够将输入的汉字或者网上抄贴下来的汉字用动画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到汉字是如何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这个产品仅20美元左右,很受学生欢迎。动辄几百美元的多媒体学习软件少有人会问津。

 

再以中文输入系统为例,美国电脑操作系统为英语,以前中文输入需要安装第三方输入软件,而且价格不菲。虽然软件开发商想方设法不断设计改进中文输入系统,但使用者对于另外购买价值不菲的中文输入软件总是不情不愿。学生少有用第三方中文输入软件的。这曾经是中文教学中普及使用电脑的一大障碍。此外,软件开发者面对微软公司不断升级操作系统必须跟着改进他们的软件,倍感头痛。现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已经包含外文输入系统,中文输入已经不是问题。第三方的软件就无用武之地了。微软的中文输入标准化对于中文电脑教学日常化有很重要的作用。

 

㈡鼓励教师以极大的热诚使用电脑,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

 

光有成熟的技术并不意味着电脑教学日常化会自然发生,再好的工具没有人去使用也是枉然。同时我们也不必等待电脑技术成熟以后再去使用,因为电脑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师中大力提倡使用电脑,鼓励教师用极大的热诚来学习使用电脑,做“敢於吃螃蟹的勇士”,并且鼓励大家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现在电脑技术和网络资源已经日臻成熟,可供使用的网上资源及其丰富。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应用新的技术和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教师自身的学术业务提高也非常重要。为了鼓励教师运用电脑,应该将电脑知识与技能(computer literacy)能列为教师必备条件之一(教师培训大纲要求)。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师学会(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s)就将电脑知识与技能要求列入标准大纲,要求教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与技能。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开设各种课程、讲习班和研讨会也是鼓励和帮助教师的有效办法。

 

应当提倡自愿自学互帮,力尽所能,不一刀切,不强求。对不断创新探索积极应用的要奖励,对暂时还不愿意不使用电脑的应提供帮助鼓励,水到渠成。在学习何种技术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更不应一刀切,不宜规定教师使用某一种软件或方法。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教学中使用电脑一定会遇到问题,而另一些教师很可能曾经遇到同类问题而且经过研究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有了经验。得到这些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是一个捷径。建立辅导(mentor) 制度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学校里或者在几个学校之间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做辅导员,凡事遇到问题就可以向他们请教。他们的帮助往往比学校电脑技术支援部门更及时有效。

 

最后,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单纯使用电脑来帮助教学,同时也应该不断研究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且与有兴趣的电脑软件开发者合作,支持开发。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会不断发现需要什么,但是自己并没有能力单独开发这样的软件。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开发研制的各种软件及网络资源应该与同行分享。

 

㈢吸取先行的经验避免浪费资财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即重复尝试别人已经做过的并且已经被证明是不合宜的事情,重复开发已有软件与资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重复开发汉字动画软件,现在可以在网上找到不少的汉字动画网站,虽然包含的汉字数量不一,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又如自动语音生成朗读软件也有了好几种,大部分的质量并不理想,少数几个比较好。教学中相当需要的中高级阅读资源却相对较少。在硬件的配置方面常追求新而全,但由于教师培训和实际需要跟不上,一些非常先进的设备常被空置,只是偶尔在一些会议上使用,不能在教学上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吸取先行经验,选择成熟的规范设备,定期更新才不至于浪费资源。

 

大量办网上中文学校,不断开发初级中文网上教材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美国网上外语课程在数年以前就有人开始试验,但是至今为止没有成为潮流。相反电脑网络支援的课程却得到更多的发展。目前对这个现象尚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初级外语课程采用面对面的教学并用电脑手段加以支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高级外语课程可以较多使用电脑或网络手段。有些课程如高级阅读课程则可以完全在网上进行。这些先行经验都可以参考。

 

总之,电脑教学日常化是必由之路。我们要以极大的热诚,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先行经验,敢于探索,让电脑变成为外语教学服务的日常工具。

 

 

参考文献

 

关尹(2008)“和尚也时尚”《新民晚报》2008116日。

王蔚(2008)“青浦区名教师上网‘晒’教案”《新民晚报》2008115日。

谢天蔚(2007)“电脑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理论与实践”,姬建国、蒋楠编《应用语言学》第十四章。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Bax, S. (2003). CALL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ystem, Vol. 31. pp.13–28.

Warschauer, M., (2000). “CALL for the 21st Century” IATEFL and ESADE Conference, 2 July 2000, Barcelona, Spain. Retrieved 2002, from http://www.gse.uci.edu/markw/cyberspace.html.

Warschauer, M., Healey, D. (1998). 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 an overview. Language Teaching Vol. 31. pp. 57-71.

 

 

 

 

 



[1]  ‘behaviouristic’ Warschauer用词。

[2] http://elluminate.com http://wiziq.com 。这是两种远程教学软件,elluminate是收费软件,可以让教师在网上用视频讲课,与学生讨论,让学生看到教师电脑上的实际演示(如如何写汉字),甚至可以控制远端的电脑进行操作。国内有不少类似的软件。WizIq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免费网上软件,教师可以用视频和学生上课,但是功能没有ellunimate齐全。

[3] Facebook是一种网上社区交流,使用者通过相互邀请介绍建立社交网络,分享信息照片等。

[4] Skype是一种实时交流的视频音频软件,功能与MSN, Yahoo messenger 相仿,但可以进行十人的会议通话。

[5] http://writeboard.com 是免费网上软件,可以让数人同时或不同时修改同一文本。第一作者起草文件以后可以“邀请”其他合作者来阅读、修改,修改过程全部有记录待查。